千年静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8章 开始培养接班人,起航1992无弹窗,千年静守,剧佳文彩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为过来人,张起航自然知道虽然X-2构型以及未来在这个构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SB-1高速直升机的性能也不过,但米国陆军最终选择了V-280这种传承自“鱼鹰”的倾转旋翼构型,那就说明倾转旋翼构型一定有其他构型无法比拟的优点,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照抄V-280的气动构型就是了。
“发动机短舱不动、只是旋翼动么?”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皱着眉头向康斯坦丁·安东诺夫问道:“康斯坦丁,你觉得能不能做到?”
对于曾经的米-26的主减速器设计师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康斯坦丁·安东诺夫想了想,说道:“如果只是一个一两吨重的技术验证机,那没问题,不管是材料还是技术都能够轻松搞定,但如果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一型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吨的通用中型高速直升机,可能会比较困难。”
一两吨重的直升机,倾转部位才承担多大的力矩?但如果最大起飞重量上升至10吨乃至十二三吨,那么倾转位置承受的力矩就有些吓人了,用什么材料才能够保证这个位置的可靠性、耐用性,可以说是给材料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了康斯坦丁·安东诺夫的这句话,张起航就放心了,他笑着一摆手,说道:“现在能做到就行,至于将来……我们要相信技术是在不停发展的嘛,之前是这个方向没有需求、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发力,现在有了这方面的需求,谁又敢保证七八年乃至10多年后,咱们搞不出来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听到张起航这话,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当即点头:“如果是这样,那我没问题了……对了,D-30KP-4这个发动机又是怎么个情况?西飞的同志真的对这个方案感兴趣?”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闻言,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张起航,虽然此前张起航已经在电话里跟他说过了,但当时张起航在电话里说的语焉不详,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自然是格外好奇。
对于这两位已经入籍的、甚至已经入选了工程院院士的顶级专家,张起航自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他说道:“如果使用D-30KP-3,倒是能够达到运载全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需求了,但主战坦克没办法下了飞机就立刻投入实战,还需要经过加油、装弹等一系列的整备,另外因为涵道比比较小、比较费油的缘故,航程也差了点意思;
但如果是D-30KP-4,那就一切没问题了,不但推力更大,还更省油,可以保证咱们的全新一代主战坦克下了飞机直接投入作战。”
原来是这样……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颔首道:“在您回来之前的这些天,我和大家又重新对D-30KP-4方案审议了一遍,之前的方案确实还有一些优化的空间,总的来说,在保证整体的制造成本与D-30KP-3相差不超过10%的前提下,D-30KP-4的最大推力还能再提高个3%到5%,油耗能降低2%左右。”
“能提升这么多?”
张起航有些惊讶。
千万别以为为了提升这一点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