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昆仑玉印,最牛姑爷萧权秦舒柔,佚名,剧佳文彩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印一出,一股无形而冷冽的力量,就如同惊涛巨浪,能狠狠压断人的筋骨,特别是脑袋,能生生被拍碎!
萧权根本无法抵抗文印的击杀!
“王爷!驯马都不容易,何况是一个人?就算要驯服萧权,也要慢慢来啊!”李牧千方百计,费尽唇舌,真心希望魏清能放过萧权一马!
“你让我放过他,那你起码得告诉我,他今天做了什么!”
魏清气得不行,李牧以为有机会,于是将今日情形一一说来。
今日和邓艾斗诗之时,没有服药的萧权气息起伏不稳,突然地作出了一首惊神诗!
从来都没有人作出的惊神诗,就这样出现了!
惊神诗一出,风云变色,邓艾立马被一股力量莫名击打!
反复锤击!
邓艾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那时候的萧权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邓艾被打!
所以现在必胜楼才一个人都没有,通通躲避去了!
“他作的什么诗!”
魏清气得怒吼!什么诗,什么诗到了惊神诗级别!
李牧一边拦着几乎要吃了萧权的魏清,一边回想诗句:
“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萧权所念的,是曹植的七步诗。
魏清大吃一惊,就这诗,就是惊神级别了?不明白此诗感情所在的魏清,十分不服!
曹植,华夏曹魏著名文学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
他是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文人评价汉魏国二千年以来,堪称“仙才”者,除了诗仙李白和诗神苏轼外,就只有曹植当得起“仙才”二字。
世说新语记载着曹丕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想不到,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
七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形容兄弟,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曹植取譬之妙,用语之巧,七步成诗,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句可谓至情至纯,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在百姓中流传极广。
兄弟的嫉妒,让曹植和兄弟走到这一步。
正如同萧权和魏清,二人都是一心为国效力的文人,是兄弟,是朋友,本应惺惺相惜,如今却落到互相残杀的境地。
此诗是曹植急就而成,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但却无比契合萧权此时此景,此心此情。
吟诗之时,萧权感从心生,念从心起,眸中有了隐隐约约的泪,脑子里全是和魏清喝酒吟诗的过往。
正因为诗词和场景无比契合,这首算不上太精巧的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