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九八章 歼-10“猛龙”,龙战长空,电,剧佳文彩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基于传统的三角翼构型,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试图兼顾高速能力与机动性。首先,在传统三角翼的翼型上叠加了反向弯扭,其作用类似于双三角翼设计,可以提升战机的机动性能,同时又不会过分影响其高速特性;其次,加装全动鸭翼,配合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极大的提升战机的机动特性。
经过这样的改进设计,虽然是使用小展弦比三角翼,作为第三代歼击机来说歼-10的机动能力完全够格,与著名的欧洲双风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但是不管怎么说,从本质上讲歼-10仍然是一种力求高速的截击机,本身的载弹量和航程指标也要服从于超音速截击的要求。
具体来看,如果从机身轴线方向观察,你会对歼-10的体型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棍十”的绰号并非凭空而来,这个角度看上去的歼-10的确很像一根长棍——机身直径与发动机直径非常接近,其身材也并不怎样壮硕,可以说为了减少阻力已经竭尽全力。毕竟与动力充沛的双发歼击机不同,单台发动机的歼-10推力并不宽裕,为了提高飞行速度必须进行瘦身设计,这与前苏联的典型二代机迷-21的设计方式有点类似。
在保证飞行速度的基础上,歼-10的格斗能力只能说是兼顾、也就是还算不错,在三代歼击机里并不非常出众;同时受限于发动机推力和较短的翼展,其武器挂载能力也相当一般,不能和-16这种“炸弹皮卡”相提并论。
在611所的研制计划里,最初准备为歼-10配备脉冲多普勒雷达和p-11型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那么其作战模式与-27就非常相似。
不过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电子技术也逐渐开始了飞速发展,为歼-10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在新世纪伊始,最终列装的歼-10战机武器系统已经更改为-10雷达和配套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p-12,两者之间的匹配度还算不错,超视距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由于雷达的下视能力改进,也具备一定的空对面攻击发展潜力。
得益于新型电传ā纵系统的智能化改进,歼-10的ā纵姿态裕度可以进一步放宽,这也使得其机动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比-27还要好一点。总而言之,如果对br作战能力比较看重,同时也兼顾格斗,而对载弹量和持续战斗力不是太看重的话,歼-10就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总之,两种战机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心里盘桓许久,又在电脑上查阅供应商的报价和销售手册,龙云对着屏幕又发了一小会儿呆。
经过一阵长考,他的心里已经基本有了计较。
在龙云的概念里,对源自-27的歼-11系列战机,本身作战能力相当不错;特别是在歼-11/-27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歼-11b,虽然曾经长期受到w-10引擎可靠性的困扰,但本身换装了-10系列多普勒雷达、也具备搭载p-12型中距导弹和p-8格斗弹的能力,加上超大载油量和共计十二枚导弹的挂载能力,持续战斗力那当然是很强的。
不过持续战斗力是一回事,真正考虑到航空竞技的战斗模式、特别是格斗空战,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