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知沧州,风流的意思,林二虎,剧佳文彩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日这一提议出来,众位宰执们都没有太大的异议,反正谁也不会真的把秦刚看成是自己人,这么一个人被派出京城来承担这么一桩事情,既能解决眼前的麻烦,又不触及到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谁也不会去考虑秦刚本人的利益受损问题,这也正是孤臣最容易遇到的遭遇。
“然北虏之患,不同他者,着卿家去沧州,一为朕的北路定心之石,二则也可在此再立奇功,你我君臣携手,再创一次少年华夏之奇迹,如何?”赵煦补充说的这些,便是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他很想让自己所看重的这位臣子明白,自己对他是寄予了多大的期望,说到兴奋之处,他的眼睛中闪出了一些晶莹灿烂的东西。
“陛下谆谆之期许,臣万死不辞!”秦刚对于赵煦当着他的面就直接就揭穿章惇想法的表示还是有点感动的,看来这个曾经对于章惇言听计从的皇帝,随着自己的逐渐成熟,还是越来越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与打算。
而他自己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其实就已经对于自己的下一步去向有了细致的考虑。
本来去做的这个提举天下学政使就不是他真正的意愿,不过是因为与赵煦先前关于秦观之事有了约定,他原本也想在西北之事告一段落之后,花点时间作些调整。
而无论是他在环州与赵驷等人的叮嘱、还是在流求与那里众人的规划,都是将下一步的重点方向盯准了北方的威胁。
所以,他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只要此次回京面对的选择是对耻北辽,无论是什么军州、亦或是什么样的职位,都不会推却的。
而这一点,恐怕也是章惇所没有意料得到的地方。
按照道理,对一个已经进入了京城,担任了朝官的官员进行外放的任命,为求稳妥,理应先行派一名执政与对方当面私下里先行协商一番,如遇推托甚至拒绝的话,还可以预先劝说。以防诏命直接下发后,再被当事大臣拒绝,那就多少会有些被动。
不过这件事要是在秦刚身上,倒是需要反过来。天子自认为此事须得由他的金口说出,并坚信通过自己晓以少年之志之理劝之,对方断无拒绝之可能,而反倒是派遣他人前去协商未必有此之效。
“秦卿此去,非但是沧州一州之军政长官,更是高阳关路之兵马副都总管。朕先前许你的捧日天武四厢副都指挥使的差遣便在这次一并实封,许你可在高阳关路节制诸军,如遇紧急军情,不暇上报之际,可便宜行事!”
秦刚心头一震,皇帝给的这个筹码的确够大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虽然只是高阳关路的兵马副都总管之职,但是一旦加上了这个“紧急军情,便宜行事”的加注,那便是妥妥的军事主官了,甚至都可以直接把那高阳关路兵马都总管、兼知瀛州抛在身后而不须考虑。
而这一点,显然也是此时的宰相章惇所不曾预料得到的结果。
既谈完了正事,赵煦显然也是关注到了秦刚满身尘土的狼狈,对于如此重视自己召命的臣子,他哪能什么都不表示呢?立刻叫过近侍,要求他们即刻带秦刚下去,并御赐其一套全新的朝服,以示恩典。
能有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