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封赠父母
林二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 封赠父母,风流大法师全本在线观看,林二虎,剧佳文彩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便提升成了正使,又加了本官,于是尝到了甜头,对于进一步迫害蜀党的事情越发地积极。
张耒在润州时,就已被其严密监视,甚至到了已经不再是两浙路辖境内的宣州,这胡宗哲也仗着距离杭州不远而继续盯着,真可谓是穷凶极恶。
“这个胡宗哲,老师的那笔旧账还没和他开始算,张师叔这边的新账他又主动给添上了,好好好,都加在一起好好算吧!”秦刚心头之火只能暂时再按下。
因为胡宗哲现在的官位朝奉大夫、两浙路转运使,是个正五品的官员,甚至还在秦刚之上。而且他现在握有富庶的两浙路财赋税收的实权,又深得章惇的信赖与看重。在郴州事件之后,秦刚就考虑过,通过明面上的手法是很难动得了他的,而且关键是目前流求的许多补给以及海贸生意,还多有依靠两浙路这里,当下动手,有点会因小失大,只能先让这厮再嚣张一段时间。
而这次抓住的两个监视张耒的人,他们已经见过了秦刚,自然不可能放回去。当然了,也罪不致死,秦刚便让人把他们一并带去流求,发配到某个工坊去劳动赎罪去。
宣州此处留了些人手,秦刚带其余人等便北上润州再过江到了扬州。
在扬州这里的官场的一应接待草草应付了事之时,突然闻驿马来报:宫中特遣天使已到高邮军,说正在等待学政使衣锦还乡,天子另有赏赐诏书待宣。
扬州官府诸人不敢有所拖延,俱恭送秦学政使回乡上路。
绍圣四年腊月。
高邮城南码头,知高邮军杨蟠、知高邮县吕令问以及军县一众官员尽数前来迎候。
杨蟠,字公济,庆历六年的进士,如今已经八十一岁的高龄。但他仍然坚持亲自相迎,除了秦刚的官品更高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杨蟠与苏轼相从甚密,当年苏轼知杭州时,他便是通判,两人亦僚亦友,公余唱和甚多。其二,杨蟠在来高邮之前的职务是知温州,在温州任上也是得了谈建、雷雨等人的惠泽帮助甚多。
当然,杨蟠作为偏向旧党的官员,到了这个高龄,其寄禄官却还一直是从七品的承议郎,并最后还被发来高邮这样的小军之地,那就是妥妥的贬置之意。
秦刚却是并不会小瞧,全程对杨蟠十分恭敬,丝毫不会作出任何上官的派头与架式,只是说自己顺路回乡省亲,何敢劳动知军亲来,又说自己兄弟在两浙沿海做生意,就曾来信讲过杨知州离任温州之时,地方百姓“攀辕卧辙,几不得出境”,实是自己做人为官之典范。
老知军听闻,心情甚是舒畅,连说秦淮海收得好弟子,又与他聊起秦观在荆南所作的《阮郎归》与《踏莎行》两词,虽是悲情溢纸,但是文辞绝美,果然是出手不凡啊!
这一老一少,从码头开始执手相谈,谈的又都是如今朝中明文贬官的作品,周围的一众官吏都表现得极其尴尬,纷纷四下寻找一些其它的话题攀谈,以示自己根本就没听见。
不过,人群这么一散,秦刚却是又看见了一个老熟人——童贯,原来这次皇上派来高邮传旨的竟然又是他。
此时童贯十分本份地走上前来,恭敬地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